• 三级甲等中医院
  • 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
  • 国家首批肿瘤多学科诊疗试点医院
  •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
  • 回到旧版
  • 无障碍浏览
  • 长者版

    李道昌委员代表市政协医药卫生界的发言

    ——加快打造我市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建议

    时间:2017-02-08   浏览次数:938

    我市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得天独厚,中药材资源丰富多样,被誉为“西山药库”。据中药资源普查统计,分布在我市境内的中药材品种共1300多种,其中珍稀名贵药材和道地药材35种。经过多年市场自发的产业化萌动,我市中药材种植发展迅速,面积逐年扩大,品种基本稳定,产量稳步提高,引来企业集聚,中药材生产加工初步形成规模。目前,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24万多亩,实现一产产值约10亿元,为我市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奠定基础条件。

    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目标,随着国家《中医药法》的颁布和各级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措施的陆续出台,为加快打造我市中医药全产业链提供了难得机遇。为此建议如下:

    一、优化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。加快《六安道地中药产业发展暨大别山药谷规划》的编制实施,立足六安发展实际,制定市级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具体意见,进一步增强发展共识,明确发展目标,优化产业布局和政策保障措施,强化全市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规划引领。坚持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目标,以中药材深加工为牵引,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为支撑,推动本地优势特色中药材种植、储存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,不断延伸中医药产业链条。

    二、着力提高中药材种植水平。开展中药材良种保护和繁育体系建设,根据市场和加工企业需求,确定主导品种,在中药材重点县区,以“六安茶谷”沿线重点乡镇为核心,加快“大别山药谷”良种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。优化林业和种植业布局,加强名贵道地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。加强珍稀野生药材资源保护与驯化栽培研究,组织开展中药材种质保护、新品种选育、规范化育苗栽培、产后处理工艺创新、中药新药研发,拓展药材应用新领域。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合作联社,建立和健全中药材发展服务体系,提高中药材组织化、规模化、规范化水平。

    三、提升中药材综合加工能力。加快制定道地中药材生产与加工标准,围绕中药材中低端加工业发展需求,出台帮扶措施,鼓励现有企业加快技改步伐,支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。顺应行业高端发展趋势,培育引进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,支持六安中医院与四川新绿色药业合作项目尽快落地,形成行业龙头并辐射提升全市中医药加工技术水平和产业层次,加快现有中药材“清洗、分选、切片、烘干、包装”初级产品加工向“高品质饮片、提取、纯化、超微粉剂、化妆品、挥发油开发”等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产品加工方向发展。同时,重视支持兽用中药及类似产品的研发生产。

    四、构建中药材流通体系。建设一批道地药材标准化、集约化、规模化和可追溯的初加工与仓储物流中心,依托吉宝皖江国际冷链物流园(安徽)有限公司和金寨中药材大市场,打造中药材冷链仓储和集散基地。发展中药材电子商务,依托安徽省康美来大别山生物科技公司等企业,促进药品、保健品直销。实施中药材质量保障工程,建立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质量管理和质量追溯体系,加强第三方监督检测平台建设。加快道地药材的地理标志保护和品牌认证的申报工作,遴选重点品种,积极争取纳入全省乃至全国道地中药材认证体系。

    五、加快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。通过中药材产业与健康、旅游、养生等有效结合,促进医疗、保健、教育、科研、文化等产业融合发展,建立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。加快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传播和体验为主题,融中医疗养、康复、养生、文化传播、商务会展、中药材科考与旅游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。依托“六安茶谷”,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产品和线路,积极建设一批集“休闲养生、运动健身、医药护理、康复养老”为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综合体,设立药膳堂和中医疗养中心,推广中医药食疗保健。创造条件举办中医药健康旅游展览和会议论坛。

    六、进一步强化人才技术支撑。积极谋划建立健全院校教育、毕业后教育、继续教育有机衔接以及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。支持皖西学院大别山中药学院开展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研究,加强中药材产业学科建设,促进产、学、研横向联合,着力培养中药材方向的职业技术人才。依托大型龙头企业,围绕新药产品研发、加工工艺改进等内容,建立中药新产品新工艺创新技术研究中心,形成中药材产业创新体系,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中药材专业经纪人,为中药材产加销提供全方位的种植信息和技术指导,努力打通技术保障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  七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。建立中医药全产业链重大项目库,围绕全市中医药全产业链项目内容,积极谋划编报一批重点支撑项目,加强对外推介招商。紧盯国家、省政策资金导向,切实加大中医药全产业链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力度。跟踪对接国开行、农发行融资项目,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支持。引进风险投资理念,创立中药产业发展基金,联合基金机构开展并购合作,以股权换资金,支持现有中医药产业项目建设。大力推广PPP 合作模式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医药全产业链项目投资。

    八、进一步提升中医服务能力。以市中医药学会为纽带,充分发挥市中医院在全市中医系统中的龙头带头作用,联合各县区中医医院,积极培养中医高端人才,做好老人护工(理)专业队伍建设。大力提升中医服务能力,努力把我市打造成区域性的中医药产业中心。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主要职务              

    李道昌  市中医院院长                  

     

    专家门诊时间:


  • 六安市中医院公众号
  • 六安市中医院视频号